汉画学人丨胡新立:见贤思齐——我与汉画研究

学术研究

见贤思齐——我与汉画研究

胡新立

我的家乡邹城,是孟子故里,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古代称为邹鲁圣地。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来此,在《史记》中写到:“邹鲁滨洙泗,犹有周公遗风,俗好儒,备于礼”。这里汉代文化积淀丰厚,汉代文物遗存众多。我是1972年参加文物工作的,记得在孟府的院子里、大堂的屋檐下、走廊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画像石。那时也不懂,只是觉得图像刻的好看,是历史文物。1975年农业学大寨时期,我是南落陵村的工作队员,曾发现两块准备修桥的西汉石椁画像石。返城时唯一的要求,就是用村里刚买的拖拉机运回了单位。那时对汉画像石只是两个字:“热爱”。

1981年我在吉林大学读书,受业于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,在田野考古的理论、方法等受到严格的训练,特别在如何进行对考古发掘资料进行整理研究,收效甚大。

1986年,嘉祥召开纪念黄易发现武氏祠200周年学术研讨会,当时我作为邹城文物单位的代表,参加了会议。会上有山东蒋英炬、四川高文、河南周到三位先生倡议成立汉画学会,得到冯其庸先生的赞许。由此中国汉画学会发轫,三年后宣布成立。

真正使我由热爱转入研究汉画的指导老师,是来邹考察研究石刻的诸多学者大家,如冯其庸、顾森、蒋英炬、赵超、邢义田先生等等,从他们那里,不仅感受到学者大家的风范,而且学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。

《河伯出行》 西汉南落陵村

《鹳鱼图》 西汉南落陵村

1983年,我的第一篇发掘报告在《考古》发表。其后主持发掘西汉龙水村西汉墓群、高李村墓群、卧虎山石椁墓、北龙河墓群等等,每次汉墓及汉画像石的发现、带来诸多惊喜。随之艰苦的整理研究,将发掘报告在《文物》《考古》刊发,供大家研究。

2008年我的《邹城汉画像石》专著在文物出版社出版。

这部书历时10年,采用资料说话、用考古学的方法整理研究。该书由顾森、蒋英炬两位先生作序,师生之情,溢于言表。由此,我坚定了对汉画研究的信心,要下真功夫、硬功夫,对汉画研究,要走出自己的路、说出自己的话、尽到自己的心。

《邹城汉画像石》

1996年在临沂召开的第五届年会上,我的学术论文“鲁南汉画中的佛教图像考”被选入论文集,能够入选,深感荣幸。

 2006年,我被学会选为理事。相继为学会做了一些工作,如2008年在邹城召开第十一届年会,会前编辑出版《大汉雄风——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》;举办《鲁南地区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》,为会议提供研究观摩;发展邹城及济宁、枣庄地区汉画学会会员等等。2009年应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著名汉学家雷德侯教授邀请,赴德讲学,课题是《山东汉画像石的历史艺术特色》,并获该校客座教授荣誉称号。

东汉文通祠堂 汉画像原石

东汉文通祠堂 汉画像石拓片

  2013年4月,邹城发现了东汉文通祠堂题记,该题记与画像共存,是汉代石刻的重大发现。我从发掘现场到整理研究,并释读出600余字的题记,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!当时赶写出《邹城东汉文通祠堂题记释读》论文,提交第十五次年会,供大家研读。会后,对该题记又进行深入整理研究。三年里,相继邀请顾森、蒋英炬、赵超、朱青生、杨爱国、赖非、龚诗文诸位先生来邹,对照原石,审慎研究,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,终于完成题记的准确释读和研究。我曾向蒋先生请教题记画像的解读,老先生说图像定性一定要慎重,用铅笔顺手写下六个字:“拿不准、莫论解”。这句话对我如醍醐灌顶,深感震动。做汉画研究,最需要的是科学、严谨、认真的治学方法,决不能望图生义,臆想杜撰。俞伟超先生说过:“探讨汉画像中隐藏的精神世界,这恰恰是汉画像的灵魂”。值得我们深思。

经过三年多的研究,三易其稿,《邹城新发现汉安元年文通祠堂题记及图像释读》一文在2017年第一期《文物》刊出,同时刊载了该墓发掘报告。

我与大家分享的不仅仅是刊出的喜悦,而是通过题记的释读,学到了诸位学人、老师的研究方法。孔子说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 !见贤思齐,就是要虚心向诸位汉画学者、老师们学习,感悟他们在研究道路上留下的坚实足迹。对汉画的研究要有“韦编三绝”的精神,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”,不断探索,深入研究,才能取得汉画研究的新成果!

 到2019年,中国汉画学会将迎来成立30周年日子。我作为一名汉画学会老会员,考古文博界的老兵,一直追随汉画研究前进的脚步。我衷心希望中国汉画学会越办越好,真正成为具有深厚影响力、非凡创新力的学会,不仅影响中国,更应走向世界!

 

胡新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7年7月19日